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消防员赵亚朋:“不管下水多少次,我都要把他救上来”

2023-08-15 15:233590

省消防救援总队邯郸支队武安市南环东路消防救援站分队长赵亚朋

“不管下水多少次,我都要把他救上来”

7月30日,在赵亚朋(右)的安抚和指导下,被困人员正穿戴救生衣。(资料图片)河北日报通讯员田晓川供图

面对滔滔洪水,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前不久,一条消防员在洪流中解救被困人员的微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网友纷纷评论“这是从天而降的英雄”“感动得眼泪掉下来了”……

这名感动无数网友的消防员,就是省消防救援总队邯郸支队武安市南环东路消防救援站分队长赵亚朋。8月14日,笔者采访了他。

“7月30日15时许,我们接到报警,说有一辆车被困在武安市冶陶镇附近的河道中,车里有人。”赵亚朋说,尽管在路上对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到达现场后,他的心还是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暴雨之下,在距河岸50余米处的河道正中,一辆“破烂”的白色轿车漂浮在污浊洪水中,车上一名男子努力将头露出水面。

“再这样下去,被困者很有可能被洪流卷走。”容不得一丝耽误,现场指挥员决定立即采取急流活饵救援法进行救援。

一般在水域情况复杂且舟艇无法靠近之时,消防救援人员会将自己作为“活饵”,涉水靠近被困人员,协助其转移至安全位置。

暴雨不停,洪水汹涌,谁来当“活饵”?

“指导员,我参加过总队职业技能大赛水域救援科目,又是支队水域救援集训队队员,让我上吧。”赵亚朋主动请缨。

穿戴好救生设备,赵亚朋第一次下了水。瞬间,他感到腿部和腰部没入冰凉之中,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凉还是其次的,主要是水太猛了。”赵亚朋回忆说,脚下是淤泥、乱石,胸前是树枝、树杈,在满是障碍物的河水中,他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吃力,“越靠近水中央,身体越难保持平衡,用来探路的木棍根本拿不住,很快就被冲走。”

一次次被洪水击倒,一次次被战友拉上岸,又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在暴雨中,赵亚朋前后5次下水,拼尽全力靠近被困人员。但就在此时,河水突然猛涨,轿车因急流开始翻滚,向下游河道移动了近20米,被困人员情况变得更为危急。

“当时水已经没过车顶了。在看到被困人员顽强地将头伸出水面时,我再次下定决心,不管下水多少次,我都要把他救上来。”说到这里,赵亚朋憨厚的声音中略带哽咽。

经过紧张的分析研判,现场指挥员决定更改作战方案,就近调集大型起吊车协助救援。这种救援方法需要利用绳索将救援人员吊在空中,稍有不慎,施救者也会掉入水中。

危险面前,赵亚朋再次请缨。

10米、20米、30米……随着起吊车的吊臂不断伸展,赵亚朋离被困人员也越来越近。在进行多次尝试后,赵亚朋成功将救生衣和救援绳索投掷到被困人员身边。

“兄弟别怕!穿好救生衣,系好绳索安全扣,我带你上去!”看到被困人员神情已有些恍惚,赵亚朋边安抚边进行指导。

“好!上升,上升!”伴随着对讲机传来指令,起吊车轰轰作响,吊臂缓缓上升,向河岸移动。经历1小时20分钟,被困人员成功上岸,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救援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后,赵亚朋接连收到亲朋好友的问候。

“他们有的说我‘神兵天降’,有的称我为英雄,我愧不敢当。”赵亚朋说,危难之际,消防救援人员肯定要冲在前面,他只是其中一个。

“我的父辈都是党员,他们一直教育我,关键时刻一定要挺身而出。”赵亚朋说,今年7月1日,27岁的他已经正式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河北日报记者霍相博 通讯员董海川)

责任编辑:张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比亚迪公布车辆防灾专利 可提高火灾预警的及时性
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防灾装置、车辆、防灾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专利公布。发明内容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灾装置、车辆、防灾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旨在提高火灾预警的及时性,有效防止火势蔓延

0评论2025-08-15123

储能消防规范进程:及安盾标准参与与技术实践路径
随着储能装机规模持续攀升,安全风险日益显性。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已发生近百起储能火灾。在预警识别、灭火策略与应急响应等环节仍存在短板,使风险进一步外溢。相较NFPA 855、UL 9540A等国际成熟体系,

0评论2025-08-15140

消防智能疏散系统核心组件 消防智能疏散系统厂家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科技的进步,消防智能疏散系统应运而生,为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将全面解析消防智能疏散系统的核心组件,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

0评论2025-08-15186

安全通道异常识别系统 智慧消防系统
安全通道异常识别系统对安全通道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安全通道堵塞、被占用时,立即告警及时制止,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通道就是生命通道,它是迅速扑救火灾、抢救业主生命财产、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前提,

0评论2025-07-3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