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6月20日消息(记者赵航 通讯员李京莹)每年临近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煮粽子。在海南,许多农村地区仍保留着使用柴火烹煮粽子的习惯。据了解,将一锅柴火粽煮熟,需要在炉灶上烹煮至少6个小时。如此细熬慢煮的方式,使得柴火在酝酿美味的同时,也正在悄悄酝酿火灾隐患。
“这些木柴不要堆放在炉灶旁边,避免引发火灾,添木柴的时候也要小心别让火蹿出来了。”6月20日上午,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咸糖社区盐田村,消防安全宣讲员提醒正在使用柴火炉烹煮粽子的村民,注意用火安全。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端午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发生,为辖区群众欢度节日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连日来,洋浦消防安全宣讲员以“走村入户”的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

洋浦消防安全宣讲员向村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李京莹 摄
活动中,消防安全宣讲员采用通俗易懂的方言,结合典型的火灾案例,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讲解了柴火、稻草等如何合理堆放,煤气泄漏、油锅起火等家庭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预防农村火灾、发生火灾如何报火警、如何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同时,消防安全宣讲员通过唠家常的方式,结合家庭用火用电、用气等容易引起火灾的因素,为村民讲解防火知识,传授如何查找整改家中火灾隐患、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如何组织人员疏散等消防安全技能;对于村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防安全宣讲员也一一进行了解答,最后向村民发放宣传彩页,提醒村民时刻注意消防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洋浦消防安全宣讲员向村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李京莹 摄
消防部门提示:蒸煮粽子时,做到厨房用火不离人。在农村地区有使用柴火灶的,锅灶旁不要堆放大量木材,以免火星引燃,烹煮结束后,一定要确保柴火完全熄灭方可离开。